会展业能够为城市带来巨额利润和经济繁荣,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日趋显著。近年来,省贸促会积极履行会展职能,积极培育会展品牌,努力扩大展会规模,推动会展业健康快速发展,为我省对外经贸合作和区域发展注入活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为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进一步盘活我省会展资源,促进我省会展业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推动我省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省贸促会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高度重视《河北省会展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我会拟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向省发改委提出编制河北省会展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申请,组织专家团队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区位、交通、产业等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我省会展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查找制约我省会展业发展的问题和难点,科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力争做到目标科学、路径合理、措施得当,促进我省会展业和会展经济朝着健康、稳定、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二、优化会展环境。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等重大机遇,积极参与环渤海地区贸促系统联席会议、冀鲁豫三省边界贸促合作机制,组织企业参加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的有关活动。与省商务厅联合举办河北省会展业发展大会,发布《河北省会展业发展报告》,举办会展项目推介对接会,搭建我省会展业发展合作平台,盘活我省会展资源,加快我省会展项目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与知名高校合作,培训专业化队伍,制定引进人才的鼓励措施,破解我省会展业发展的困境。
三、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我省2012年至2015年设立河北省会展业发展引导资金(最高时达到700万/年),共有100多个项目获得了奖励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展会主、承办方的主观能动性,对推动我省会展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我省会展引导资金总量与会展业发达省份相比相差较大,在引进国际大型展会、品牌展会支持资金、培育展会项目支持资金等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为改善我省会展业底子薄、基础差的劣势,必须加大我省会展业发展引导资金的额度,发挥其引导作用。省贸促会将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恢复原有的会展业发展引导资金,同时扩大资金数额,专款用于引进国内外知名展会、承接北京外溢展会、吸引会展机构及人才落户河北,推进现有展会提档升级,培育本土品牌展会、打造特色品牌展会,扶持我省会展业主体机构等。特别用于支持建设京津冀会展产业园、建设大型会展场馆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套服务能力,改善我省会展业服务水平。
四、提升县域会展品牌。我省会展业中县域会展占比较大,成为我省会展业一大特色。县域会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带动了地域产业的集群式、规模化发展,提高了城市知名度。2020年省贸促会将在我省401个展会中选取10个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有产业支撑的县域展会,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提升展会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一是充分利用贸促会国际化平台,协助做好专业客户的邀请,提高国际客商参展参会率,提升展会国际化水平。二是提升会中活动效果,改变只重讲师邀请、忽视听众质量,讲师和受众不匹配,形不成互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局面。三是做好行业发布,采取发布行业指数、行业榜单、白皮书、行业标准等多种形式,提高在全国同类展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提升展会的专业化水平。四是建立政府与市场的统筹协调机制。为展会制定服务措施,协调公安、消防、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树立主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推动本地会展业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来源:办公室(财务部) 史综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