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药文化做“引” 融合产业焕新机
传承中医药,保证药品质量是关键一环。北京同仁堂原中药高级技师崔庆利指出,国家中药有图谱的品种是12807种,把控好这些药材的品质,使其从采集、育种、种植、炮制等环节都如法,才能保证中药药效的最好发挥。药效到位了,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基础就夯实了。
河北邢台内丘县是扁鹊行医之地,也是全国重要的酸枣仁生产加工集散地。该县立足酸枣产业全产业链打造,以酸枣标准化种植基地、酸枣仁产地仓和酸枣仁大健康产业园为抓手,全力推进酸枣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河北中部的保定安国市有着悠久的药市交易文化。近年来,安国先后建成现代中药工业园区、现代中药农业园区以及中药材批发交易市场——数字中药都等系列产业发展平台,加快中医药产业向标准化、数字化、国际化的方向转型。
来源:新华社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40329/7d311d78a6fc4f17b1a07317ed70c5ba/c.html
2.津冀自贸区海事政务服务首次实现跨越互通办理
津冀自贸区海事政务服务将首次实现跨域互通办理,五项利企便民创新服务举措已在东疆开通。
据了解,天津、河北两地海事部门联合在天津东疆自贸区和河北曹妃甸自贸区首批推出包含船舶所有权登记、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核发等在内的7项跨域互通办理业务,通过设立“津冀自贸区跨域互通办理窗口”,以“代收转办”的办理模式,满足津冀地区港航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就近办事的需求。
在天津东疆海事局,此次优化推出了船舶登记业务“极简办”、船舶登记业务“容错办”、政务服务“延时办”、无线电证书东疆“一站式”办结等创新服务举措。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4/03-27/10187846.shtml
3.河北:县域创新能力跃升实现新突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我省大力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省市县三级联动抓创新,促进项目、资金等各类创新资源向县域集聚,推动县域创新活力不断迸发,2023年全省42个县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级别跃升。
2023年度《河北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年度评价报告》显示,2023年我省县域创新能力平均得分达到72.92分,较上年提高6.26分,较跃升计划实施初期提高27.05分。其中,42个县科创能力实现了级别跃升,五个市实现C类县清零。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https://web.cmc.hebtv.com/cms/rmt0336/19/19js/zx/lbhj/11441766.shtml
4.雄安新区清洁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万千瓦
雄安新区加快构建稳定可靠、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格局,清洁能源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至目前,雄安新区清洁能源装机已经达到15.95万千瓦。
今年前两个月,雄安新区电网清洁能源装机新增1.29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257.09%。
来源:河北日报
http://www.he.news.cn/20240402/af895f48f97941f5b5c0260710f4f56d/c.html
5.雄安新区首条信创产品数字化产线正式投产
雄安百信智能制造基地是首批入驻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的信创项目,项目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投资额5000万元,可生产自主可控的服务器、计算机、边缘小站、控制一体机等产品,年产能达6万台(套)。该产线的设计对标业内先进理念,拥有整机信创生产业界最前端的自动化水平,将持续为新区和疏解企业提供“当地生产、当地适配、质量过关、用户放心”的高质量信创产品。
来源:河北新闻网
https://hebei.hebnews.cn/2024-04/02/content_9159682.htm
6.石家庄生物医药企业擂鼓再出征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生物医药是石家庄重点打造的5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已经跨上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新台阶。要跟上产业发展步伐,广大生物医药企业必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作为创新中药龙头企业,以岭药业一直以创新为驱动,不断夯实研发和创新管理体系、研发机构和平台、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投入等,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焕发光彩。2023年以来,不断取得新成绩,包括荣登“2023年中药创新品牌企业”榜首等。
根据石药集团2023年度业绩报告,石药集团年研发投入48.3亿元,同比增加21.2%,连续多年保持双位数增长,培育了纳米制剂、信使核酸、小干扰核酸、抗体药物偶联物等八大技术平台,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石药集团在研新药项目130余项,未来五年,将有近50款创新药申报上市,可持续创新动力强劲。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7.保定:深度融入协同发展 跑出转型“加速度”
近十年来,地处首都“南大门”的河北省保定市锚定“服务首都、对接京津、联动雄安”定位,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持续推进城市转型、产业转型齐头并进,在承接疏解中加快高质量发展,并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提升当地群众生活品质。
截至2023年底,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余家,入驻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超亿元,拥有知识产权千余件。
在产业协同领域,保定与京津紧密协作、优势互补。截至2023年底,保定与京津合作项目累计499项,总投资3837亿元,42家央企在保设立央企子公司255家。
来源:新华社
http://mrdx.cn/content/20240401/Articel03001NU.htm
8.1-2月沧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
今年以来,沧州市积极优化投资结构,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稳定增长。1-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4个百分点。
来源:长城网
http://cz.hebei.com.cn/system/2024/04/01/101299404.shtml
9.邯郸被列为河北省首个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城市
近日,邯郸被省科技厅列为我省首个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城市。
今年2月,邯郸出台《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优先选取33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首批创新积分试点。通过建立具有邯郸特色的企业创新积分评价指标体系,搭建安全可靠信息服务平台,对企业创新能力、发展潜力进行精准画像、量化评价,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挖掘培育一批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科创企业,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来源:河北新闻网
https://hebei.hebnews.cn/2024-04/02/content_9159696.htm
10.安平丝网产业成为衡水首个千亿级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一张丝网,何以“链”起千亿产业
作为衡水丝网产业的主要聚集区,安平县拥有丝网生产企业1.3万余家,其编织类丝网产销量、出口量均占全国的80%以上。去年,安平丝网产业产值达1057亿元,成为衡水市首个千亿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世界丝网看中国,中国丝网在安平。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交通水利……如今,安平丝网已发展到6大系列400多个品种6000多种规格,国内不少重大工程和高端机械中都应用了安平丝网产品。安平丝网是省级107家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立足丝网产业优势,安平县已经连续举办21届中国·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安平丝网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全面提升。同时,该县全力支持丝网产业走出国门,全县出口备案企业达1890家,在国外设立“海外仓”达24个,“桥头堡”式直销点达130家,外贸出口额连续三年实现大幅增长。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https://hbxw.hebnews.cn/news/444406.html
11.平乡:产业集群升级 “童车之都”走向国际
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素有“中国童车之都”的美誉,是全国知名的自行车、童车、电动玩具及零配件生产基地。2022年12月,工信部发布了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平乡县童车产业集群位列其中。
近年来,平乡县聚焦主导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开辟电商业务,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同时,当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推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奋力打造“世界童车之都”。
目前,平乡县有自行车、童车生产企业2600余家,年产自行车、童车及电动玩具1.45亿辆(件),占国内市场的50%、国际市场的40%,集群营业收入达300亿元。
来源:新华网石家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5204985281744922&wfr=spider&for=pc
12.清河县羊绒电商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揭牌
羊绒、电商是清河县两张靓丽的名片。3月29日,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清河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揭牌运营,将为羊绒、电商产业搭建起集政策扶持、招商引资、技术研发、品牌打造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全力助推两大产业高质量升级发展。
羊绒产业是清河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2023年产值达到275亿元;电子商务是该县新兴产业,是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清河电子商务已多年蝉联全国电商百佳县,去年,清河电商年销售额达到160亿元,快递包裹量达到2.74亿件。
来源:邢台日报
http://www.ncwb.cn/epaper/xtrb/pc/content/202403/31/content_97219.html
来源:信息中心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