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商会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险预警
预警信息快报(第47期)
来源: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1日


智利正式申请加入RCEP

当地时间6月14日,智利国际经济关系副部长萨纽埃萨提交智利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申请。

根据智利外交部发布的消息,正在印度尼西亚进行访问的萨纽埃萨当天在雅加达与东盟负责经济共同体事务的副秘书长萨特温德·辛格会面时,向辛格提交了智利加入RCEP的正式申请信函

据公开资料显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是2012年由东盟发起,历时八年,由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

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后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2021年3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表示,中国已经完成RCEP核准,成为率先批准协定的国家。4月15日,中国向东盟秘书长正式交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核准书。1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保管机构东盟秘书处发布通知,宣布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提交核准书,达到协定生效门槛。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首批生效的国家包括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6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非东盟4国。

2022年2月1日起RCEP对韩国生效。2022年3月18日起对马来西亚生效。2022年5月1日起对缅甸生效。2023年1月2日起,对印度尼西亚生效。2023年6月2日,对菲律宾生效。

来源:贸法通

 

对中国加征关税:

美国100%,欧洲38.1%,土耳其40%,巴西35%

当地时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将从下月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8.1%的额外关税

一、欧盟38.1%,美国100%,巴西35%

欧委会在声明中表示,委员会将对三家被抽样的中国生产商征收的税率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汽车20%以及上汽集团38.1%。

对于其他配合欧盟调查但并未被抽样的中国车企,将会征收平均21%税率。对于不配合欧盟调查的车企,将会被征收38.1%的关税。

同时,有消息称,巴西也计划在明年6月份将电动汽车进口关税提高至35%

此前报道,5月14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将大幅提高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钢铁和铝、起重机等产品的关税。其中,针对电动汽车的关税由目前的25%提升至100%。

白宫称,此次针对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反制行动,瞄准了战略性行业,所征收关税的中国进口产品价值180亿美元(约合1302亿元人民币)。

二、土耳其加征40%关税

另外,土耳其也在8日公布了一项总统决定,土耳其将对进口自中国的汽车征收40%的额外关税,每辆车额外关税最低为7000美元,于7月7日开始实施。

土耳其商务部在该声明中表示,征收关税的目的是增加国内生产车辆的市场份额并减少经常账户赤字:“进口制度决定及其附件,我们签署的国际协议是缔约方,旨在确保消费者安全、保护公众健康、保护国内生产的市场份额、鼓励国内投资和减少经常账户赤字。”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土耳其首次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2023年3月,土耳其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关税额外征收40%的附加关税,使关税提高至50%。

此外,根据土耳其贸易部此前颁布的法令,所有进口电动汽车的企业须在土耳其国内建立至少140个授权服务站,并为每个品牌设置专属呼叫中心。

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土耳其在从中国进口的汽车中,近80%属于内燃机汽车。此次加征关税的政策扩大到了所有汽车领域。

土耳其对我国电动汽车进口的限制,无疑会对我国的电动汽车品牌造成一定的冲击。这些品牌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在土耳其市场的战略,考虑是否有必要在当地建立更多的服务网络,或者寻找其他的合作伙伴或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在土耳其的销量并不算高,但体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在电动车市场,中国品牌占据了近半数的市场份额,而这对土耳其当地的企业产生了影响。

三、商务部回应

12日下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欧方罔顾事实和世贸组织规则,无视中方多次强烈反对,不顾多个欧盟成员国政府、产业界的呼吁和劝阻,一意孤行,中方对此高度关切、强烈不满,中国产业界对此深感失望、坚决反对。

欧委会一手高举绿色发展大旗,一手挥舞“保护主义”大棒,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不符合中欧领导人关于加强合作的共识精神,将影响中欧双边经贸合作氛围,不利于欧盟消费者自身的利益,也将破坏欧盟自身绿色转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大局。

中方敦促欧盟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切实落实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来源:走出去法律智库

 

中国商务部与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签署

关于进一步促进中澳自贸协定实施的谅解备忘录

6月17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强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的共同见证下,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关于2024至2025年进一步促进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实施的谅解备忘录》。

中澳自贸协定是中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签署的首个高水平自贸协定,自2015年12月生效实施以来,有力促进了两国经贸往来。此次签署备忘录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深化自贸协定框架下的合作,继续发掘协定潜能,推动中澳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商务部回应英国制裁5家中国企业

近日,英国政府宣称为“打击普京的战争机器”,将对多国实施50项新制裁,其中包括5家中国实体。

英国表示,此次制裁对象涉及为俄罗斯提供弹药、机床、微电子、后勤或其它用品的厂商,以及为俄罗斯液化天然气、金融、保险、核能、船舶等领域提供帮助的实体。

此次受英国制裁的中国实体包括:

SINO MACHINERY CO., LTD,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HENGSHUI YUANCHEM,衡水元展贸易有限公司

HENGSHUI HESHUO CELLULOSE CO., LTD,衡水和硕纤维素有限公司

WUHAN T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武汉同昇科技有限公司

HENGBANGWEI ELECTRONICS LTD,香港恒邦微电子有限公司

中国驻英大使馆对此迅速作出回应:英方有关制裁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我们坚决反对,已向英方提出严正交涉。我们敦促英国政府立即纠正错误,撤销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中国政府将采取坚定有力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我们正告英方,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行径都将遭到中方坚决回击。

6月1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英制裁中国企业答记者问。

问:6月13日,英国外交发展部宣布新一轮涉俄制裁,其中被制裁的中国企业有5家。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坚决反对英方以涉俄为由,对5家中国企业采取列单措施。英方不顾中方交涉、不顾中英经贸关系良好发展的势头,坚持列单中国企业,对中英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英方做法是没有国际法依据和联合国授权的单边制裁,是典型的“长臂管辖”行径。我们敦促英方从维护中英经贸合作大局出发,立即纠正错误做法,无条件停止列单中国企业。中方将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日报网

 

《绿动欧洲: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欧发展报告》

在布鲁塞尔发布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欧盟中国商会1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联合发布《绿动欧洲: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欧发展报告》。

新华社社长傅华在当天举办的报告发布会暨中欧企业圆桌论坛上表示,中欧绿色理念契合,致力于推动节能减排降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欧完全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傅华说,新华社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和国家高端智库,围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欧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等推出了一批广受关注的新闻报道和智库报告。此次发布的报告分析了世界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总结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和竞争优势,为中欧加强技术合作、政策互鉴、供应链合作、投资合作等提供了有价值参考。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法国能源协会主席布里斯·拉隆德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赞赏中国在碳中和领域发挥的领导作用。他说,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条必走之路,中国在该领域已经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并且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欧盟必须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欧中最不需要的就是贸易战。

与会人士普遍认为,中欧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碳中和方面拥有广泛合作基础,加征保护性关税最终会伤害欧洲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并影响欧洲经济,中欧应保持开放合作。

信息来源:新华网


网站标识码:1300000055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12007627号-1  公安备案号:13010802000998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泰华街466号 邮编:050061 电话:(0311)87805950 87805531 传真:(0311)87805950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