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津冀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 今年将推出第二批20项以上三地资质资格互认清单
6月13日,2024年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专题工作组全体会议在天津市政务服务办召开。今年京津冀三地将以商事制度、监管执法、政务服务、跨境贸易、知识产权、创新协同、产业协作七个方面为重点,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市场统一开放、规则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发展环境。
来源:河北日报
https://hbrb.hebnews.cn/pc/paper/c/202406/18/content_233694.html
2.第七届京津冀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国召开
近日,第七届京津冀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二十六届国际药材节·2024中国安国药材医药保健品交流会在安国市举办。大会以“传承道地 守正创新 协同发展 共祁未来”为主题,聚焦河北省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全方位展示河北省中医药发展成就。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为三地中药材产业、科研、学术、信息、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通过多层次中药材园企对接活动,加快中药材产销衔接进程,构建起“京津研发、河北中试、就地转化、率先推广”的协同创新机制,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进程明显加速。
来源:河北新闻网
https://bd.hebnews.cn/2024-06/18/content_9195501.htm
3.京津冀强化药品安全协同监管 案件协查明确时限要求
日前,京津冀药品监管区域协作联席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三地药监部门共同发布4个文件,签署1项合作框架协议,全力推进药品安全监管协同。
此次发布的4个文件包括《京津冀药品监管执法协作办法》《京津冀药品流通环节跨省仓储监管协作机制》《京津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操作指南(试行)》《京津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标准》,在执法领域、流通环节、上市许可和监督检查标准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其中,《京津冀药品监管执法协作办法》明确了执法协作重点,对违法线索处置、案件协查提出互认和时限要求。根据三地签署的《京津冀药品审评核查区域联动合作框架协议》,未来京津冀将加强药品审评技术交流,共同探索构建完善三地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审评协同机制,加大药品审评核查合作力度,实现三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区域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来源:北方网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24/06/13/056669211.shtml
4.共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 共谱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2024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开幕
6月16日,2024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廊坊市开幕。
本次廊坊经洽会主题为“共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共谱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会上发布了中国商贸物流发展报告(2023年)、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情况、中国跨境电商年度发展报告和全球物流企业50强、2023中国商业零售百强企业、2024中国快递业国际发展指数(廊坊指数)。会上还回顾了2023年河北省招商引资100个优质产业项目和10个创新型“金种子”项目,发布2024年项目,并优选“河北工业大学国际现代商贸物流学院项目”和“中国银行跨境贸易俱乐部平台”两个“金种子”项目进行现场发布。
来源:河北日报
https://hbrb.hebnews.cn/pc/paper/c/202406/17/content_233548.html
5.全球跨境电商(京津冀)“三中心”项目签约
为推进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由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牵头,联合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河北临空集团有限公司、三中心(广州)跨境电商有限公司共同创建全球跨境电商(京津冀)“三中心”(以下简称“三中心”),即全球跨境电商生态集聚中心、全球跨境电商交易服务中心、全球跨境电商数字供应链中心。
来源:河北日报
https://hbrb.hebnews.cn/pc/paper/c/202406/17/content_233552.html
6.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优化成效初显
京津冀三地发挥营商环境协同专题组作用,联合出台京津冀营商环境“1+5”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通过资源共享、互认互通、同事同标、高效协作、协同开放,合力推进京津冀区域营商环境提升;明确三地登记机关简化企业迁移手续,建立协同办理机制,实现企业迁入、迁出调档和住所(经营场所)变更登记“一窗受理、同步审核、限时办结”,自2023年10月以来三地2000余家企业享受到跨区域迁移的便利;聚焦企业群众异地办事难点堵点,推出5批203项“同事同标”事项,企业群众在三地自贸试验区实现无差别受理和同标准办理;共建“知识产权交易信息联合发布机制”,京津冀三地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联合搭建“互联网+”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发布三地科技成果1000余项。
同时,三地还协力支持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推动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和高成长型科技企业落地;促进北京科技服务标准、模式、技术向津冀延伸。当前,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已整合28家创新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一条龙式的入驻服务,注册企业84家,整体入驻率达90%;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注册企业超5000家;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注册企业1600余家;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引入企业800余家。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tj.gov.cn/sy/tjxw/202406/t20240617_6653390.html
7.1至5月,京津冀外贸进出口总值超2万亿元
从石家庄海关获悉,今年1至5月,京津冀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12.2%。其中,出口5547.5亿元,同比增长6.2%;进口1.6万亿元,同比增长4.6%。
1至5月,京津冀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统计数据显示,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强劲,同比增长70.3%,其中出口电动汽车222.4亿元,同比增长2.6倍。出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466.6亿元,同比增长42.2%。出口航空航天技术130.7亿元,同比增长58.8%。
同期,京津冀地区大宗商品进口需求强劲,农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占京津冀地区进口总值的51.5%,进一步拉动了京津冀地区的进口总量。1至5月,京津冀地区进口农产品1422.6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牛肉、干鲜瓜果及坚果分别进口63.2亿元、3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1.8倍。
来源:河北新闻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2157296018251396&wfr=spider&for=pc
8.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知名企业与中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塞尔维亚高品质轴承制造项目落户河北
6月11日,塞艾斯(河北)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临西成功注册,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欧元,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
塞尔维亚Z&S轴承公司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是欧洲农机轴承领域领先者,可设计生产近万种高端滚动体轴承和特种轴承,是世界公认的高品质轴承制造商。Z&S轴承公司在美国、德国、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分厂或分支机构。
临西县是中国最大的轴承产销集散地,轴承产业发展已有50余年历史。目前,轴承产业已成为临西县支柱产业。在国内,每10个轴承中就有1个产自临西,临西轴承产品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4月,河北省代表团在塞尔维亚访问期间,临西县与Z&S轴承公司举行了精密模块轴承智能制造项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Z&S轴承公司入驻临西县“千亩百亿”高端轴承制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3年完成全部投资。
来源:河北日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2074769488686462&wfr=spider&for=pc
9.商贸联京津 物流通全球——河北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新高地观察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河北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北京商贸物流产业疏解,头部物流企业加速聚集,商贸物流供应链、消费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加速汇聚,一个全国现代商贸物流新高地正加快崛起。
目前,超40%进出北京快件在河北境内集中分拣处理。今年1至4月,河北快递业务量增幅达32.6%,高于全国平均增幅8.1个百分点。
河北快递业务量居全国第五位,占京津冀地区的60%以上。区域性大型邮政快递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持续落户河北,“三通一达”等头部物流企业都在廊坊设立了区域总部、运营中心,快递区域总部产业集群业已形成。
全省在北京周边培育商品市场重点承接平台16个,签约北京商户4.6万户。围绕“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冷链物流项目30多个,河北“菜篮子”产品的北京市场占有率超过40%。
自由贸易试验区4个、综合保税区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5个……通过融入京津、织就大网,河北逐步形成面向全国、联通全球的商贸物流新格局。
随着“朋友圈”不断扩大,河北省商贸物流规模和实力稳步增长。2023年,商贸物流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7.5%,商贸物流增加值由2020年的5705.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6794亿元,年均增长6%。
来源:新华社
http://www.xinhuanet.com/20240617/e26f7afe003740fcaf1f00949e7f2188/c.html
10.降低成本 优化布局 集聚产业 河北有效推进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
近年来,河北商贸物流产业在“升与降”中加速发展。“升”,全省商贸物流增加值由2020年的5705.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6794.0亿元,年均增长约6.0%;全省快递业务量由2020年的37亿件增长到2023年的66.0亿件,年均增长约21.3%。“降”,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15.9%下降至2023年的15.3%,下降了0.6个百分点,物流业降本增效正从单一环节、数量型向全流程、系统化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赋予河北“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其中“一基地”即是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
近年来,河北优化物流产业布局,积极承接北京区域性物流设施疏解转移,在环京津地区建设全球性物流发展高地、供应链中心枢纽、农产品供应基地,在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一批物流基地,引进物流行业龙头企业,打造物流区域总部基地,加快发展物联网,畅通物流通道,构建现代化物流运行体系。截至2024年2月,河北省共有A级物流企业161家,5A级物流企业25家,物流企业实力持续增强。
来源:人民网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4/0620/c1004-40260225.html
11.2023年,钢铁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6.45% 河北现代钢铁产业如何炼成(经济聚焦)
钢铁是河北省第一支柱产业。优化升级钢铁产品,加快产业智能改造,探索绿色低碳转型……近年来,河北去产能、调结构、转动能,积极推动钢铁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河北省去产能、调结构、转动能,截至目前,全省钢铁冶炼企业从2011年的123家减至39家,炼钢产能由2011年峰值的3.2亿吨减至1.99亿吨。当地钢铁产业基本形成沿铁临港的布局,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正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技术升级推动高端钢铁产品比例不断提升。河北省工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河北省高端钢材冷轧薄宽带钢、特厚板、电工钢、镀层板等产量占比达到19.8%,较2022年提高3.7个百分点。
依托环保绩效创A级,河北钢铁行业工艺装备、环境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如今,当地钢铁企业已实现超低排放,环保绩效A级企业达到3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38家。
来源:人民日报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4/0614/c1004-40256096.html
12.承德钒钛新增国家发明专利13项
今年以来,承德钒钛新增国家发明专利13项,涉及技术研发、科技创新、流程优化等方面内容,展示该公司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
承德钒钛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厚植高端技术人才成长沃土,搭建职工创新创效平台,促进了技术创新水平持续提升。该企业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河北省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优势,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大学等国内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合作,共同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速度,持续挖掘产线潜能,激活创新创效原动力。
来源:和合承德网
https://hbxw.hebnews.cn/news/458651.html
13.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已建规模位居全国十大集群前列
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河北省信息通信行业和互联网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披露,我省信息通信行业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中不断彰显新担当,大力支持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已建规模位居全国十大集群前列。目前,张家口市已吸引中国联通、阿里巴巴、秦淮数据等一大批大数据企业落户,并逐步形成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张北云计算基地等多个核心产业园区,29个数据中心投运服务器超过150万台,算力规模超过1.23万P。
来源:张家口日报
http://szbk.zjknews.com/zjkrb/2024/06/18/app_371157.html
14.廊坊现代商贸物流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目前,廊坊邮政快递从业人员1.1万余人,日均进出港370万件,中转800万至1000万件,日均服务北京430万件。今年一季度,全市快递业务量达到2.08亿件,同比增长23.36%,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9.61亿元,同比增长24.38%。
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进、区域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廊坊与商贸物流企业完成一次次“双向奔赴”。如今,全市已有圆通北方总部基地、申通北方总部基地等7个区域分拨中心或区域总部稳定运营,成为河北省区域性分拨中心及区域快递总部最多的城市。
目前,廊坊已形成以熙麦智联网、中驰车福等为代表的供应链物流产业集群,以河北天环、万纬冷链等为代表的冷链物流产业集群,以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永清云裳小镇等为代表的环京津商贸产业集散中心,正步入产业聚集发展的快车道。
今年一季度,廊坊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值实现84.8亿元,增速为13.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6%,“南有青浦、北有廊坊”的产业布局初具雏形,廊坊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从蓄势聚能进入到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
来源:河北日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8809564952635810&wfr=spider&for=pc
15.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 唐山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6月13日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间,唐山与京津农业发展振兴、共生共融,折射了时代的“大变迁”。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强市建设和高品质果蔬示范区创建,以京津冀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为抓手,聚焦重点、抓住关键、精准发力,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机制、压实举措,在对接服务京津中加快推进唐山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来源:河北新闻网
https://hebei.hebnews.cn/2024-06/17/content_9194715.htm
16.平乡县童车产业入选全国区域试点 系全省唯一
近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公布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第二批区域试点名单,确定全国26个地方产业为区域试点。平乡县童车产业入选,系全省唯一。
目前,平乡县有自行车、童车生产企业2600余家,从业人员超12万人,年产自行车、童车及电动玩具1.45亿辆(件),占国内市场的50%、国际市场的40%,集群营业收入达345亿元,拥有注册商标13520件、授权专利8926件。2021年,平乡县童车被确定为首批“全省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试点”行业。
来源:邢台日报
http://www.ncwb.cn/epaper/xtrb/pc/content/202406/16/content_105713.html
17.邯郸国际陆港“公转铁”项目开工
13日上午,交通运输部等九部委首批“公转铁”重点示范项目——邯郸国际陆港“公转铁”项目全面开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邯郸国际陆港园区与沿海港口直通直连,届时,邯郸国际陆港将成为陆海联运、东出西联的重要节点和邯郸市便捷的“出海口”。
该项目总投资7.6亿元,接轨于邯郸南站北侧邯长线,设置为“两场三线”,铺轨里程8.9公里,运输里程2.7公里,新建货场、堆场共12万平方米,设计运能年运量300万吨,将于2025年1月建成投运。
邯郸国际陆港是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与邯郸市政府、邯山区政府合作建设的首座内陆港,规划占地面积6000亩,目前已开展了多式联运、集装箱转运、进口贸易、仓储加工、堆场租赁和园区现货贸易等业务,具备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能力,已服务外贸企业近百家。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233264.shtml
来源:信息中心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