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商会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险预警
预警信息快报(第56期)
来源: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2日


务部宣布对欧盟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商务部网站7月10日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于2024年6月17日收到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称申请人)正式提交的申请书,申请人请求就欧盟依据《关于扭曲欧盟内部市场的外国补贴条例》(以下简称《外国补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相关网站:商务部网站贸易救济调查局子网站(trb.mofcom.gov.cn)

来源:商务部

 

国外来华知识产权申请量等逐年快速提升

国外来华知识产权申请量、授权量、保有量逐年快速提升。2023年,国外申请人在我国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90万件,同比增长近5%,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210万件,同比增长3.4%,充分显示外资企业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充满信心。

这是记者在近日召开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上了解到的消息。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始终坚持对国内外经营主体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优化管理体制、加强法治建设、提升保护效能、深化国际合作,实现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为各国企业和创新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2022年5月,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对阿斯利康一重要产品的两项制剂专利作出维持专利权有效的决定,极大稳定了相关产品市场和阿斯利康在华投资的信心,激励企业又陆续在华增资近90亿元。”阿斯利康参会代表说。

“截至目前,福特汽车在中国拥有约9000件授权专利及1500件注册商标。中国快速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进一步促进了我们的创新发展。”福特汽车参会代表说。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高至82.04分,创历史新高,其中外资企业满意度达80.55分,比2022年提高了1.44分。

申长雨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法律法规和平台机制,加强源头保护,助力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和标准,助力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完善与外资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

来源:新华社

 

美国实施“智能设备”网络安全标签方案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批准为联网的“智能设备”,即消费物联网(IoT)产品创建自愿性标签的方案。当智能联网设备满足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制定的严格的网络安全要求时,将被允许在产品上使用“美国网络信任标志 U.S Cyber Trust Mark”。这种自愿性标签方案类似于目前应用于节能电器的“能源之星”标签方案。

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称,推出“网络信任标签方案” 的目的旨在帮助消费者在购买互联网设备时可以基于足够明确的信息做出购买选择,同时也对那些满足更高网络安全标准的制造商提供激励。

网络信任标签方案的框架要点和规则包括:

标签将附有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产品的安全细节,例如产品的保障支持期限,以及软件补丁和安全更新是否自动进行。

该标签方案依赖于FCC和认可的管理机构之间的合作,由FCC提供监督,由认可的第三方标签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包括评估产品应用,授权使用标签和对消费者进行培训等事务。

产品符合性测试将由认可的实验室进行。

适合申请网络信任标签的产品包括:家庭安全摄像头、声控购物设备、联网设备、健身追踪器、车库开门器和婴儿监视器等。

市场上多数基于无线网络通讯的消费物联网产品都由基于不同技术的各种设备组成,这些设备各有自身的一套网络安全挑战。

据第三方估计,仅在2021年的上半年,针对物联网设备的攻击就超过15亿次。其他机构估计,到2030年,将有超过250亿个连接的物联网设备投入使用。

来源:全球法规

 

日媒:日本超1400品类进口商品“高度依赖”中国

《日本经济新闻》10日报道称,日本政府9日发布的2024年版《通商白皮书》显示,在调查日本进口商品来源后发现,有1406个品类的超一半进口额来自中国,是美国的2.5倍。《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这反映出日本供应链对中国的高度依赖。

据悉,日本针对2022年的贸易统计以约4300种商品为对象。白皮书使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简称HHI)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该指数显示了日本与伙伴国贸易的集中程度。如HHI高于50,说明该商品的进口“高度依赖”某单一来源。就该报告所覆盖的4300种商品来看,日本近40%的商品高度依赖某个单一进口来源,且该进口来源多为中国。

具体数据显示,日本“高度依赖”中国的进口产品主要包括笔记本电脑、空调、有机化学品和稀土金属等。另有数据显示,日本进口家电超九成来自中国。此外,中国也是日本化肥生产原料磷的主要供应国。

数据还显示,日本共有252种和151种商品进口“高度依赖”美国和韩国,这两国分别排在日本进口商品依赖度的第二和第三位,但与排在第一位的中国差距很大。与日本相比,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对单一进口来源的依赖程度较低。美国20%的进口商品“高度依赖”单一进口来源,该比例在德国为10%。具体数据显示,美国共有567种商品进口“高度依赖”中国,而德国共有221种商品进口“高度依赖”中国。

《日本经济新闻》称,关于重要矿物、半导体、肥料等依赖程度高的战略物资,日本政府根据《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将其指定为“特定重要物资”。以实现稳定供应为目标,为生产设备的投资和储备等提供支援。日本计划还与美国和欧洲联手,通过补贴和政府采购等,在考虑供应稳定性等的情况下,制定相关标准。

《通商白皮书》还鼓励日本企业向海外扩张,称印度等“全球南方”国家正在保持高速增长,日本企业有强烈的意愿在那里扩大业务。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

 

巴基斯坦宣布大幅放宽太阳能电池板进口限制

据巴媒日前报道,巴财政部长奥朗则布在发表2024-25财年预算演讲时表示,为了促进太阳能电池板的本地制造,政府已决定加大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的机器、机械、原材料和零件的进口税收优惠。

来源: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尼泊尔修订增值税条例

尼泊尔《共和报》报道,近日,尼政府修订1997年《增值税条例》,提高了服务贸易企业的增值税门槛。

根据新规,服务贸易企业进行增值税注册登记的年交易额门槛由200万卢比提高到300万卢比。新规也适用于同时从事商品、服务贸易的企业。但该规定针对商品销售企业和运输企业的增值税限额保持不变,即年交易额超过500万卢比需增值税注册登记

另外,新修条例要求贸易商开具进口商品增值税单时应注明HS(Harmonization System)代码,以更好追踪进口商品在国内交易情况并控制跨境走私。HS代码由世界海关组织管理,是对国际贸易产品进行分类的唯一数值。

来源:驻尼泊尔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进口货物启运日期填报要求有调整,7月9日起实施

继海关总署公告〔2024〕30号调整报关单填制规范关于毛重净重允许2位小数之后,自即日(2024年7月9日)起再调整进口货物启运日期填报要求,详情如下:

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81号

(关于调整进口货物“启运日期”填报要求的公告)

为进一步规范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申报行为,海关总署决定对进口货物申报项目“启运日期”的填报要求调整如下:

将“启运日期”的填报要求由原“填报装载入境货物的运输工具离开启运口岸的日期”调整为“填报入境货物离开境外第一个装运口岸的日期。

无实际进出境的货物,填报向海关申报的日期。其中,以电子数据报关单方式申报的,填报向海关计算机系统传送申报数据的日期。以纸质报关单方式申报的,填报向海关递交纸质报关单的日期。

一份报关单包含的货物对应不同启运日期的,填报其中最后一个启运日期。”

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2024年7月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在实施版):

https://www.guanwuxiaoer.com/thread-1780-1-1.html

来源:关务小二

 

欧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当地时间7月4日,在启动反补贴调查九个月后,欧盟委员会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BEV)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根据调查,欧盟委员会认为中国的纯电动汽车价值链受益于不公平的补贴,这对欧盟纯电动汽车生产商造成了经济损失的威胁。该调查还研究了这些措施对欧盟纯电动汽车进口商、用户和消费者的可能后果和影响。

最近几周,在执行副主席Valdis Dombrovskis和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交换意见后,与中国政府的磋商有所加强。双方将继续在技术层面进行接触,以期达成一个与世贸组织兼容的解决办法,充分解决欧盟提出的关切。任何协商的调查结果都必须有效地解决所发现的损害性补贴形式。

适用于三家抽样中国生产商的个别关税是:

比亚迪:17.4%

吉利:19.9%

上汽集团:37.6%

中国其他参与调查但未抽样的纯电动汽车生产商需缴纳20.8%的加权平均税。其他不合作公司的关税为37.6%。

与2024年6月12日预先披露的税率相比,临时税率因应有关各方对计算准确性的意见而略有下调。

这些临时关税将于2024年7月5日起实施,最长期限为4个月。在这段时间内,必须通过欧盟成员国的投票,对最终关税做出最终决定。一旦获得通过,该临时反补贴税在五年内成为最终决定。

来源: 走出去法律智库

 

澳大利亚担忧对华能矿出口下滑,

澳媒: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澳将成为最大输家

伴随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多领域的贸易合作持续升温,今年上半年,中国再次成为澳大利亚煤炭出口第一大目的地。不过,《日本经济新闻》7月2日的一篇报道援引澳大利亚行业人士的警告称,部分西方国家持续对“中国制造”施加限制,已经对澳大利亚的能矿出口造成风险。报道称,由于西方市场需求不振和澳大利亚对华出口未来或遇阻,近期能源商品价格走软,市场预计未来12个月澳大利亚从煤和铁矿石出口获得的收入将下降。在对华贸易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澳政府数据显示,在上一财年澳大利亚的资源和能源出口收入下降10%。

中国需求稳定出口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消费国,约60%的铁矿石自澳进口。同时,中国也是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占后者出口总量的绝大部分。《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综合分析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的数据得出,2023年澳铁矿石出口总量超过9亿吨,其中85%出口至中国,创历史最高纪录。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3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购买的铁矿石金额高达5910.55亿元人民币,占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商品总额的54%。

澳大利亚政府部门近期发布的《2024年6月资源与能源季报》称,2024年3月以来,澳大利亚资源与能源商品出口的近期前景按净值计算略有改善,主要得益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小幅回升。

报告称,由于全球需求增长仍相对疲软,而大宗商品的供应不断增加,影响市场价格,澳大利亚资源和能源出口预计从2022-23财年的4660亿澳元(1澳元约合4.86元人民币)下降至2023-2024财年的4170亿澳元,并将在此后几年持续小幅下降。

作为澳大利亚资源出口的重要商品,铁矿石的价格在2024年年初大幅下跌30%后,于今年6月开始趋于稳定。报告认为,这得益于中国政府采取实质性措施支持房地产行业,推动了市场需求。同时,中国工业生产的前瞻性指标增强和中国政府对于刺激经济增长作出的一系列政策调整也支撑了铁矿石的价格。在澳动力煤出口方面,中国的需求大于预期,再加之亚洲多个市场因炎热天气电力消耗增大,澳动力煤的出口量预计将保持稳定。

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澳将成为最大输家

在需求端紧紧盯住中国市场变动的同时,澳大利亚国内对如何在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摩擦中保持对华能矿出口表现出担忧。《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的分析认为,如果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澳大利亚将成为最大输家。

报道援引经合组织近期发布的报告称,若全球同中国的贸易联系减弱,澳大利亚的能源出口将遭遇重创。报告认为,如果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双边商品和服务贸易流量减少10%,澳大利亚的经济产出将减少约300亿澳元(占澳国内生产总值的1.2%)。由于澳大利亚在矿业出口和制成品进口方面严重依赖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的需求,将会在全球贸易衰退中成为受损仅次于韩国的国家。

报道称,澳大利亚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在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关系紧张之际,多次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这背后是澳大利亚一半的矿产出口至中国的现实。按数量计算,欧洲仅占澳大利亚资源矿产销售的3%,而美国甚至并未出现在澳大利亚资源和能源主要出口目的地的名单上。

澳大利亚政府还警告称,如果多国政府干预对华贸易,迫使澳大利亚的能矿产品必须出口到北美或欧洲,美欧将面临更加高昂的生产成本。

两国还将有更深连接

香港《南华早报》此前报道称,澳大利亚政府曾进行过三项内部调研,以确定澳是否能够完全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结果发现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没有可以取代中国作为澳商品出口市场的其他选择”。

有能源行业人士表示,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澳两国在能源合作方面还将有更深的连接。澳大利亚政府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22-2023财年,澳大利亚的锂总产量为40.5万吨。到2025年,澳大利亚支持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矿物出口收入累计将超过400亿澳元,其中锂和铜将成为主要贡献者。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目前全球约53%的锂供应量由澳大利亚开采,而且这些矿产几乎全部销往中国。澳大利亚2023年的一份政府报告预测,到2027年时,全球20%的锂提炼可能在澳大利亚进行,目前,中国的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都和澳大利亚企业有合作项目。

来源:环球网


网站标识码:1300000055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12007627号-1  公安备案号:13010802000998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泰华街466号 邮编:050061 电话:(0311)87805950 87805531 传真:(0311)87805950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