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道儿都修的挺好,就是各家各户家门口这几十米还是土路,平时没啥事儿,可一下雨,我就不敢出门了,都是泥,怕摔!听咱们下沉工作队说,这几天就要开始施工了,等修好了,下雨我也不怕了!”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黑沟村74岁村民郝玉芹,说起村里要硬化入户道的事儿,高兴的合不拢嘴。
硬化入户道路、争取修缮田间作业路的政策支持、增架路灯、打深水井、协调冷库通电问题……黑沟村的村民们告诉记者,一桩桩关系到大家伙生活的大事小情,都是河北省贸促会驻黑沟村下沉工作队来村后要办的实事。
■察民情听民声 谋富路促振兴
今年,省贸促会下沉工作队入驻黑沟村后,广泛开展了村民入户和民情探访,对村民的精神面貌、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也为驻村工作明确了思路。而尽快硬化入户道,就成为了工作队亟待解决的第一件“硬任务”。
为此,下沉工作队和村支书一趟趟跑乡里、到县里,找部门、问政策,在秦皇岛市贸促会的协调帮助下,经过几个月的反复协商沟通,最终,工作队协调争取到了农业农村局30万元的入户道建设工程项目资金,用于硬化全村180户村民家的入户道路。
“等雨季一过,马上开工!”一说到开工在即,工作队队长王朝晖很激动。
眼瞅着驻村后的第一个“硬任务”马上就能顺利完成了,王队长可没打算带着工作队缓口气,因为说到修路,王队长准备把另外一块“硬骨头”也给啃下来。
青龙县是山区大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这里的黑沟村主要以种植苹果、板栗、玉米为主,苹果年均产量约300吨,是典型的农业村。村里很多农田都在山坡上,田间作业路窄而且陡峭,秋收时苹果运输成了种植户们面临的最大考验。
“早些年,就靠人背肩扛,装八、九十斤苹果的大背篓,一篓一篓往下背,效率特别低。目前我们就改用独轮车,虽然拉的多了,但下山路上很容易翻车,一翻车,果子就都摔坏了!”一提到运果下山的艰险,村里的苹果种植户王庆华唏嘘不已,这样的难题也令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朝晖倍感责任重大。
要想啃下“硬骨头”,就得下足“硬功夫”。王朝晖和村支书跑遍了所有可能解决这件事的部门,带着队员逐条逐句学习相关政策,实在弄不懂的就再跑到部门去问,来来往往不知道跑了多少趟。边研究政策,边实地勘察测量数据,“那爬起山沟来,别提多带劲了!”回想起前期测量、勘察时的情景,下沉工作队队员付艳石还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在工作队的努力下,黑沟村总长6800米的14条田间作业路的基本情况、信息全部汇集到了乡里。下一步,工作队将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力争田间作业路施工项目早日开展。
■强基建重教育 聚民心办实事
“村里路灯少,大伙晚上出去不方便……”
“村民4组、6组季节性缺水,一缺水就得到外面去拉水,用水困难……”
“村里有冷库,可是一直没给装变压器,用不了……”
“马上放暑假了,黑沟村离县城远,孩子的功课辅导不了……”
……
进驻以来,工作队牢记省贸促会领导“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干实”的嘱托,明确了“干事为先,解难为要!”的工作原则,坚持每周开碰头会,汇总走访了解到的问题,讨论解决办法。梳理下来工作队发现,提升村里的人居环境以及改善基础设施,是村民们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有问题,就要找解题思路。
工作队把这些提法和困难汇报上去,会领导高度重视,把驻村帮扶工作列为重点工作,召集相关人员亲自研究协调推进,向中冀乡村振兴基金会申请了增架路灯、打4眼深水井的帮扶资金,为村里协调修护坡、建桥梁、筑堤坝项目支持。协调电力部门,为村集体冷库安装变压器,冷库的投入使用将为村集体每年增收2万元。
说到暑假给村里的孩子们辅导作业,工作队队员孙雪自告奋勇,“就是想发挥自己的专长,给村里的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听说工作队能给孩子们辅导作业,家长们报名特别踊跃,开班第一天来了大大小小15个孩子。外语、数学、语文……整个假期孩子们有什么不会的不懂的,有工作队的小老师在,学习再也不发愁了。
得知了孩子们渴望读书的愿望后,孙雪联合所在单位省贸促会信息中心与黑沟村党支部共同组织了联学共建活动,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为村党群活动室增设学生“读书空间”,赠送了课外读物和学习文具。整整一个假期孩子们都沉浸在村部不大的活动室里,读书、学习、玩耍,充满了欢乐。
在村民们看来,这支工作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双能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同时还有一颗红彤彤、解决问题的诚心,他们的到来,给村里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村支书袁忠奎激动的对王朝晖说:“工作队给咱村里落实了这么多好事儿,大家伙会记你们一辈子!”王朝晖说:“这些都是下沉工作队应该做的,贸促会的领导和同志们时刻记挂着村里的事,下一步咱得想着法的让更多人记住黑沟村,提升大家伙的收入,让咱们村越来越好!”
■“蓄好”源头活水 开启乡村振兴新引擎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指出,要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打造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
青龙县土壤、气候条件优越,有着板栗、苹果种植得天独厚的优势,故被称为“中国板栗、苹果之乡”。为了让黑沟村苹果变成村民们的致富果,王朝晖和工作队决定带着黑沟村,在苹果品牌化的方向进行尝试,让这座小山村蜕变成蝶。
“科学种植、养护,才能更好、更稳定的保证苹果的品质,这对于下一步的品牌化来说至关重要”。为了发展产业,工作队进果园、果窖,全面了解苹果的种植、修剪、产量、储存、销售情况;跑田间地头,了解春耕、春种、施肥、打药、产量情况,计划邀请农业专家为村民讲授果树种植技术,改造升级苹果产业。
“省贸促会领导班子对下沉驻村工作非常关心支持,让我们用好联通政企、融通内外、畅通供需职能优势,借着2024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合作大会等国际化专业化平台,宣传打造青龙板栗、国光苹果等市场品牌,增强产品知名度,让更多人认识黑沟村,记住黑沟村的特产。”王朝晖信心满满地说,“此外,我们还鼓励村民开展电商直播,利用我会微信公众号加强宣传,进一步拓展苹果和板栗销售渠道。”
情系山区奔赴新征程,深耕沃野绘就新“丰”景。省贸促会党组书记袁拥军说:“工作队要深入田间地头,以村民喜闻乐见、接地气的形式,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三农工作精神的宣讲。多策并举助力集体经济发展,紧盯短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坚决落实省领导的指示要求,扎扎实实把下沉驻村帮扶工作做到位,一定要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来源:河北台 霍丽莎 通讯员 王瑾 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