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华经贸摩擦案件
1、美国对中国纸盘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4年8月3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泰国和越南的纸盘(Certain Paper Plates)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0.00%-1039.05%。美国商务部预计将于2025年1月13日对本案作出反倾销终裁。本案涉及美国海关编码4823.69.0040项下产品。
2、韩国终止对中国苯乙烯的反倾销调查
2024年8月29日,韩国贸易委员会发布第2024-15号公告(调查号23-2024-2)称,鉴于韩国申请方한화토탈에너지스 주식회사和여천 NCC 주식회사提交撤销反倾销调查的申请,决定终止对原产于中国苯乙烯(Styrene Monomer)的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韩国税号为2902.50.0000。
3、印度对中国铝箔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4年8月28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厚度不超过80微米的铝箔(Aluminium Foil)作出反倾销初裁,建议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额为619-873美元/吨。本案涉及印度海关编码76071190、76072090、76072010、76071110、76071999、76071991、76071995、76071910、76071994、76071993以及76071992项下的产品。以下产品不在本次调查范围内:1. 厚度为5.5微米以下,非电容器用铝箔(用于电容器的厚度5.5微米以下的铝箔在本案的调查范围内),明确排除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厚度小于等于80微米的铝箔反倾销案的涉案产品。2. 超轻量转换铝箔,用于绝缘、香料包装、导热流体管线覆盖和茶叶包装。3. 电解电容器用蚀刻或成型铝箔。4. 用于立面覆层和标牌应用的铝复合板。5.包覆铝箔。6. 啤酒瓶用铝箔。7. 铝锰硅合金和/或包覆铝锰硅合金。8. 铝箔胶带。9. 彩色涂层铝箔。10. 聚氨酯涂层铝箔。
4、印度对中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反倾销案作出反吸收终裁
2024年8月28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特性粘度≥0.72分升/克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简称PET树脂)反倾销案作出反吸收肯定性终裁,建议将中国生产商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Wankai New Materials Co., Ltd.)的反倾销税由15.54美元/公吨调整为40.41美元/公吨,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的反倾销税保持不变。措施有效期同现行反倾销措施期限。涉案产品的印度海关编码为39076190和39076990。
(以上信息来自国外官网、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等网站)
二、境外安全风险预警
1、日本御岳火山连续两次喷发,烟柱最高达1200米。
2024年9月2日,位于日本鹿儿岛县的诹访之濑岛御岳火山口连续2次喷发。据南日本新闻社报道称,在当地时间2日20时27分第一次喷发后,喷出的烟柱高达1200米。福冈管区气象台表示,此次喷发没有造成大型火山石飞落和碎屑流等灾害,但仍将喷发警戒级别设定为2级,火山口附近禁止入内。诹访之濑岛是位于吐噶喇群岛中间地带的一座活跃火山岛,面积约2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公里,御岳山海拔799米。
2、美国芝加哥地铁发生枪击事件致四亡。
2024年9月2日,美国芝加哥郊外的一辆地铁列车上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4人身亡。据警方通报,芝加哥郊外的森林公园警察局在早晨5点27分接到报警电话称,附近一辆蓝线地铁列车上有3人被枪击。警察迅速赶往现场,发现共有4人中枪。其中3人当场被宣告死亡,第4人在送医后不治身亡。警方表示,他们通过监控录像发现一名嫌疑人并将其逮捕。初步判断这是一起随机的孤立事件,不会对社区构成额外威胁。有关作案动机的调查仍在继续。当天,芝加哥交通管理局发表声明称,虽然这是一起孤立事件,但这种“令人发指的暴力行为”根本不应该发生,更何况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福克斯新闻报道说,森林公园小镇所在库克县的法医办公室已经确认,这起大规模枪击事件的受害者为三名男性和一名女性。监控录像显示,受害者遭遇枪击时均在地铁上睡觉。
3、阿塞拜疆执政党赢得议会选举。
2024年9月2日,阿塞拜疆中央选举委员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统阿利耶夫领导的执政党新阿塞拜疆党在1日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获胜。据报道,对约91%选票的统计结果显示,新阿塞拜疆党获得了该国议会125个议席中的至少68席,赢得选举胜利。据介绍,这次选举投票率为37.27%。据此前报道,由于原定于2024年11月举行的议会选举适逢阿塞拜疆主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等重大国际活动,阿塞拜疆议会通过决议,建议总统阿利耶夫宣布提前举行议会选举。6月28日,阿利耶夫签署命令解散议会,并定于9月1日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
(以上三条信息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中心)
三、全球经贸动态
1、日本核心CPI同比连涨35个月
据人民网报道,日本总务省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2.7%至108.3,连续35个月同比上升,且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由于日本政府取消电力燃气费补贴,能源价格上涨成为推升CPI的主要原因。今年7月,日本电费同比上涨22.3%,城市燃气费上涨10.8%,推动能源价格同比上涨12.0%,大幅超过6月的7.7%,对CPI涨幅的影响达到0.9个百分点。文化娱乐服务费、汽车相关费用、国外旅行费等价格上涨对CPI上涨影响较大。数据还显示,7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9%,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
2、欧元区8月通胀率降至三年新低
据人民网报道,欧盟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受能源价格下降影响,欧元区8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2.2%,低于7月的2.6%,为2021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数据显示,8月欧元区服务价格同比上涨4.2%,食品和烟酒价格上涨2.4%,非能源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0.4%,能源价格下降3.0%。当月,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2.8%。从国别来看,欧盟主要经济体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8月通胀率分别为2.0%、2.2%、1.3%和2.4%。分析人士指出,欧元区通胀水平下降为欧洲央行9月下调利率铺平了道路,这将是欧洲央行今年第二次降息。同时,经济学家呼吁不要低估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欧洲央行必须平衡两大风险:一是服务业通胀率仍然居高不下,不宜过快降息;二是如果降息速度太慢,欧元区经济可能错过“软着陆”的机会。此外,鉴于当前的中东局势,如果能源价格反弹,欧元区通胀率也可能上升。今年6月,欧洲央行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10月停止加息以来首次降息。
3、印度经济增长急剧放缓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近日,据法国《回声报》网站消息,印度本财年第一财季(2024年4月至6月)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这一增长率低于各种预期,印度央行的预测值为7.1%。这表明,印度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事实上,这是印度15个月来最低的季度增长率。上一财季的增长率为7.8%。专家们指出,这种放缓的主要原因是5月至6月的马拉松式大选(最终总理莫迪再次当选),另一个原因是同期席卷印度北部的强烈热浪。某些经济领域缺乏活力。例如,第一产业(农业和采矿业)的增长率从上财年第一财季的4.2%降至本财年第一财季的2.7%。这主要是因为降雨异常影响了农业收成。但政府对农业前景持乐观态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V·阿南塔·纳格斯瓦兰解释说:“季风的推进将使情况得到改善。”第三产业也急剧放缓,本财年第一财季增长率为7.2%,而去年同期为10.7%。贸易、旅游和通信领域的放缓尤为显著,其增长率从9.7%骤降至5.7%。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春季席卷全国的酷热天气造成的。金融和房地产行业也显露颓势,增长率从12.6%降至7.1%。但好消息是,第二产业重新恢复活力,特别是制造业增长7%,而去年同期仅增长5%。
来源:贸法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