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华经贸摩擦案件
1、美国ITC发布对电子设备,包括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及其组件的337部分终裁
2024年12月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电子设备,包括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及其组件(Certain Electronic Devices,Including Smartphones,Computers,Tablet Computers,and Components Thereof,调查编码:337-TA-1373)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11月7日作出的初裁(No.60)不予复审,即基于终裁,终止本案全部调查。美国、中国共3家企业为列名被告。
2、美国ITC发布对含有替尔泊肽的产品和声称含有替尔泊肽的产品的337部分终裁
2024年12月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含有替尔泊肽的产品和声称含有替尔泊肽的产品(Certain Products Containing Tirzepatide and Products Purporting to Contain Tirzepatide,调查编码:337-TA-1377)作出337部分终裁:就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12月6日作出的建议救济措施涉及到的公众利益征求意见,如果本案存在侵权,建议救济措施为:(1)对存在侵权美国注册专利号的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涉案产品发布普遍排除令;(2)或者对经由列名被告中国香港Mew Mews CompanyLimited、中国香港Audrey Beauty Co.、西班牙Super Human Store、美国Triggered Supplements LLC (d/b/a The Triggered Brand)、美国Strate Labs LLC、中国福建Xiamen Austronext Trading Co.,Ltd.(d/b/a AustroPeptide)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侵权产品发布普遍或有限排除令;(3)向列名被告美国Arctic Peptides LLC、美国Triggered Supplements LLC (d/b/a The Triggered Brand)、美国Strate Labs LLC发布普遍或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美国、中国、英国、西班牙、波兰共11家企业为列名被告。
3、美国ITC发布对电子烟油雾化器及其组件和下游产品的337部分终裁
2024年12月1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电子烟油雾化器及其组件和下游产品(Certain Oil Vaporizing Devices, Components Thereof,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the Same,调查编码:337-TA-1392)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11月8日作出的初裁(No.32)不予复审,即基于申请方撤回,终止本案对下列内容的调查:美国注册专利号11,369,757第2、9、16项申诉,美国注册专利号11,766,527第23、26、30项申诉,美国注册专利号11,759,580第11、16-18、20项申诉。美国、中国共4家企业为列名被告。
4、美国ITC发布对无线前端模块及其下游设备的337部分终裁
2024年12月1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无线前端模块及其下游设备(Certain Wireless Front-End Modules and Devices Containing the Same,调查编码:337-TA-1413)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11月8日作出的初裁(No.13)不予复审,即基于申请方撤回,部分终止本案对美国注册专利号7,409,200的调查。美国、中国共5家企业为列名被告。
5、外国企业对特定尿液防溅罩及其组件提起337调查申请
2024年12月6日,美国For Kids By Parents, Inc.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及销售的特定尿液防溅罩及其组件(Certain Urine Splash Guards and Components Thereof)违反了美国337条款。中国共9家企业为列名被告。
6、欧盟对中国预制或腌制甜玉米粒启动反倾销调查
2024年12月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应欧洲甜玉米加工商协会于2024年10月25日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预制或腌制甜玉米粒(Prepared or Preserved Sweetcorn in Kernels)启动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ex 2001 9030(TARIC编码为2001 903010)和ex 2005 8000(TARIC编码为2005 8000 10)。本案初裁预计将于7个月内作出,最长不超过8个月。
7、美国ITC正式对注塑机及其组件和下游产品启动337调查
2024年12月1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注塑机及其组件和下游产品(Certain Components fo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s,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the Same)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27)。2024年11月12日,加拿大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of Canada、美国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Inc. of Milton, Vermont向美国ITC提出337立案调查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该产品违反了美国337条款(侵权美国注册专利号9,713,891、11,794,375、10,093,053、8,834,149、7,645,132),请求美国ITC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中国1家企业为列名被告。
8、印度对中国三氯异氰尿酸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4年12月10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和日本的三氯异氰尿酸(Trichloro Isocyanuric Acid, TCCA)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建议对上述国家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分别如下:中国为766-986美元/吨、日本为276美元/吨。涉案产品的印度海关编码为29336910和29336990。
9、阿根廷对中国弹簧减震器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24年12月12日,阿根廷经济部发布2024年第1364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弹簧减震器,包括单体减震器组件,用于摩托车和装配有辅助发动机的带或不带车斗的脚踏车(西班牙语:amortiguadores,incluso conjunto resorte-amortiguador, formando un solo cuerpo, de los tipos utilizados en motocicletas(incluidos los ciclomotores),y velocípedos equipados con motor auxiliar,considecar o sin él)作出反倾销第一次日落复审否定性终裁,决定不再继续对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本案涉及南共市税号8714.10.00和8714.99.90项下的产品。
10、土耳其对中国铝箔启动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2024年12月12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4/38号公告称,应土耳其生产商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厚度≦0.2毫米的铝箔启动反倾销第二次日落复审调查。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7607.11和7607.19。案件调查期间,现行反倾销税持续有效。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利益相关方应于公告发布之日起37日内提交调查问卷、案件评述意见及证据材料。
(以上信息来自国外官网、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等网站)
二、境外安全风险预警
1、格鲁吉亚暴力示威超十天近百名外籍被捕
2024年12月9日,格鲁吉亚首都的反政府抗议活动进入第十天。因反对政府暂停加入欧盟的谈判,格国内亲欧人士自11月30日起举行新一轮抗议活动,最初的和平示威逐渐演变为大规模骚乱,抗议者每晚与警察冲突,已有数百人被捕。12月4日,格警方搜查多个反对党和组织办公室,逮捕了反对党阿哈利党领导人格瓦拉米亚(Nika Gvaramia)。此前,格总理指控反对党“统一民族运动”试图煽动暴力骚乱,谴责美西方试图在该国推动一场类似2014年在乌克兰发生的“政变”。执政党“格鲁吉亚梦想党”执行秘书姆迪纳拉泽表示,在首都第比利斯最近抗议中,近 30%的被捕者系外籍人士。12月9日,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在一份声明中称,鉴于格鲁吉亚当局对反政府抗议活动作出的反应,英国将暂停对格的所有援助计划,并限制与格当局的合作,包括防务领域合作。
2、墨西哥教育工会全国大罢工影响5300多所学校
2024年12月9日,墨西哥全国教育工作者联合会(CNTE)在首都墨西哥城发起大规模游行,并在全国5300多所公立小学举行罢工,导致200多万学生无法上课。CNTE表示,将持续开展劳工行动,直到辛鲍姆政府满足其提出已久的诉求。10月30日,CNTE向辛鲍姆政府提出废除教育改革和《2007年公务员社会保障和服务研究所法》,增加薪资以及CNTE民主化等要求。按计划,12月9日该组织要与政府举行第二次会谈协商。
3、1962年以来法政府首次被议会推翻,马克龙总统宣布“48 小时”任命新总理化解政治危机
2024年12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爱丽舍宫召集大部分政党代表,就新政府成立和总理人选磋商,宣布他计划未来48小时内任命新总理。极左翼政党“不屈的法兰西”(LFI)和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RN)则不在邀请之列。从共和党到社会党和生态党,各党派在会上态度截然不同。尽管左翼要求新总理来自其阵营,但目前潜在人选多为中间派。此外,马克龙阵营的多名人士,如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努、卡特琳·沃特林,以及右翼的特鲁瓦市长弗朗索瓦·巴鲁安,也被提及为潜在候选人。分析指,马克龙这一决定旨在化解因解散议会引发的政治危机,并寻求建立一个稳定政府。法国国民议会本月4日投票通过一项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总理巴尼耶随后递交辞呈,其内阁在新总理任命前继续负责看守管理。这是1962年以来法国政府首次被国民议会推翻。
4、土耳其任命驻叙利亚大使馆临时代办
2024年12月12日,土耳其驻毛里塔尼亚大使布尔汉·柯尔奥卢当天被任命为驻叙利亚大使馆临时代办。报道说,这项任命是由土耳其外长费丹作出的。但报道没有提及柯尔奥卢将于何时赴任以及担任临时代办的期限。另据报道,费丹和土耳其国家情报局长卡林当天抵达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并与叙利亚过渡政府看守总理穆罕默德·巴希尔举行了会谈。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该国安全形势恶化。土耳其2012年3月关闭了驻叙利亚大使馆。叙利亚政局近日发生剧变,“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8日宣布“解放大马士革并推翻阿萨德政权”以及实施宵禁,叙利亚过渡政府10日正式接管权力。
5、立陶宛新政府宣誓就职
2024年12月12日,立陶宛新政府总理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和14名部长在议会宣誓就职。当日,立陶宛议会投票通过了总理帕卢茨卡斯提交的新政府施政纲领。施政纲领强调,新政府的目标是使国家回归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将其视为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立陶宛总统瑙塞达12月4日签署法令,批准新一届内阁名单。立陶宛社会民主党、涅曼黎明党、民主联盟分别推荐了9名、3名和2名新内阁部长。这三个中右翼政党在11月11日就建立新执政联盟签署了协议。在今年10月举行的立陶宛议会选举中,社会民主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随后,该党推举帕卢茨卡斯为立陶宛新总理。立陶宛议会11月21日选举帕卢茨卡斯为总理。
(以上三条信息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点)
三、全球经贸动态
1、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上涨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全球食品价格近日正在走高。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11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升至127.5,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5.7%,达到2023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食用油价格飙升是引发食品价格指数上涨的主因。其中植物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7.5%至164.1,同比大涨32.2%,创2022年7月以来的新高。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的行情上涨起到了主要作用。棕榈油主要生产国印度尼西亚大概率将从2025年1月起把柴油燃料中掺入的生物燃料占比从35%提高到40%。另一个主要生产国马来西亚则可能因为雨季延长和洪水面临棕榈树减产。作为棕榈油价格国际性指标的马来西亚市场期价11月平均达到每吨4900林吉特(约合1108美元),同比上涨27%。大豆油在食用需求增加之外,其作为生物燃料的需求也在上升。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则面临全球性的供应不稳定。另一方面,粮食的价格指数环比下降2.7%、同比下降8.0%。随着南半球产区迎来收获季,小麦价格正在因供给增加和国际需求放缓走向疲软。由于巴西的降水量增多,原本担心干旱导致减产的情绪逐渐消退,促使糖价指数同比下降2.4%、环比下降21.7%。
2、全球企业利润整体呈增长趋势
据参考消息报道,《日本经济新闻》近日称,全球企业业绩持续保持坚挺,参与统计的企业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上升4%,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增长。金融和生成式人工智能(AI)相关企业业绩向好。强劲的美国经济是重要的背景因素,但即将上台的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可能在日后引发混乱。《日本经济新闻》利用捷迅-辉盛工作站等机构截至11月底的数据,对以日美欧为主的3.1万家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梳理。这些企业的市值总额相当于全部上市企业的90%以上。净利润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增长4%,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增长,且利润规模较大的美国企业表现抢眼。金融企业扮演了增长引擎角色,净利润增幅达到22%,录得5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半导体代工企业台积电因先进半导体增产而斩获了创纪录的利润。德国西门子用于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业务也取得了增长。另一方面,材料能源和汽车行业业绩低迷,净利润分别下降22%和41%。石油巨头则因为资源价格低迷而出现盈利能力恶化。沙特阿美等能源企业的利润全线下滑。中国和美国的汽车市场都出现了激烈的价格竞争。德国大众的利润降幅高达69%,已经决定关闭工厂和裁员。丰田的业绩则因子公司在北美涉嫌认证欺诈受到波及。业绩预期也有望改善。捷迅-辉盛工作站对有相关市场预测的约3700家企业进行了统计,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有望达到20%。地缘政治风险依然令人担忧。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有意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可能再次导致贸易量下降和通胀。
3、澳大利亚央行继续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近日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35%,外汇结算余额利率维持在4.25%不变。这是央行连续第9次声明中保持利率不变。央行表示,尽管通胀有所下降,但仍高于目标区间。三季度基础通胀率为3.5%,接近目标区间(2%-3%)上限。经济方面,三季度GDP同比增长仅0.8%,家庭消费受到收入下降和金融条件紧缩的抑制。劳动力市场仍趋紧,10月失业率升至4.1%,但职位空缺和劳动参与率仍处高位。央行指出,随着收入增长,家庭消费预计将逐步回升,但速度可能低于预期,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存在下行风险。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海外经济前景也增加了变量。声明重申,将通胀率恢复至2%-3%目标区间是首要任务,尽管当前基础通胀仍偏高,央行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4、世界银行:2024至2026年菲律宾经济年均增速将达6%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世界银行近日发布最新一期《菲律宾经济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测菲律宾经济将在多重挑战中保持强劲增长,2024年至2026年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报告》指出,菲律宾将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预计2024年全年经济增长5.9%,略低于10月预测的6%,原因是极端天气影响了第三季度的经济表现。2025年增长率预计为6.1%,2026年则为6%。世界银行强调,这一增长前景的实现取决于多项关键因素,包括菲国内通货膨胀率的持续缓解、更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政府对公共投资承诺的落实。世界银行表示,家庭收入增长、就业机会增加和经济持续复苏,将为菲律宾减贫事业提供重要支撑。世行预计,以2017年购买力平价(PPP)为基准的中低收入国家贫困线(每日3.65美元)计算,菲律宾贫困发生率将从2023年的15.5%降到2026年的11.3%至13.6%之间。然而,世界银行也警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等外部风险,可能对菲律宾经济增长构成不确定性。世行建议菲律宾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增强经济韧性和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5、美国11月CPI同比上涨2.7%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劳工部近日发布数据称,美国1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环比增长0.3%,涨幅较10月扩大0.1个百分点。美国11月的通胀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这也让下周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后进一步降息的市场预期抬升。数据显示,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11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3%,环比增长0.3%,涨幅均与前一个月持平。能源、食品价格以及住房成本是美国11月份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从环比数据看,能源价格上涨0.2%,其中汽油价格上涨0.6%。食品价格上涨0.4%。居住成本增长0.3%,较前一个月0.4%的涨幅收窄0.1个百分点。美联社分析认为,美国11月的通胀率略有上升,表明一些价格压力仍然居高不下。“最新的通胀数据可能会让美联储对降息更加谨慎。”彭博新闻社称,尽管11月通胀数据符合预期,投资者仍普遍预计美联储下周将降息25个基点。持续的价格压力可能促使美联储在2025年采取更为克制的降息步骤。自今年9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两次降息。目前,美国经济通胀下降速度慢于预期,而劳动力市场依然保持韧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已公开表示,他们愿意放缓降息的政策步伐。
6、日本数字贸易赤字惊人,逼近390亿美元
据环球时报报道,《日经亚洲评论》近日称,日本数字相关服务的进口额有望在2024年超过出口额6万亿日元(约合390亿美元),创下年度纪录。另据路透社报道,根据日本政府的贸易差额数据,日本的云服务费、流媒体许可费、在线广告和类似项目的数字贸易赤字从2014年的约2万亿日元增至2023年的5.3万亿日元,轻松吃掉约3.6万亿日元的旅游业盈余。日媒报道称,由于网飞等流媒体服务以及谷歌等搜索引擎的广告支出增加,赤字也随之扩大。在新冠大流行期间,远程工作的广泛采用也刺激了更多日本公司采用云服务。据日本经济产业省10月预计,2030年日本数字赤字将继续扩大至约10万亿日元。如果增速超过预期,可能会超过日本去年的原油进口总额11万亿日元。随着日本信息技术行业的全球化,日本也从海外吸引了更多资金用于数字服务。但日本企业仍严重依赖大型技术公司,主要是美国公司,这些公司在云服务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高额服务费也导致日本数字赤字不断扩大。从数字贸易现状来看,美国盈余1114亿美元,英国有692亿美元的盈余。欧盟(不包括爱尔兰)的盈余也达到332亿美元。英国的领先主要是因为集中全球咨询企业的总部,可以推测出盈余主要来自经营咨询服务。而日本的数字相关收支赤字为364亿美元,是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赤字最大的国家。另外,德国也有相对较大的数字赤字,但德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之一。路透社分析称,如果日本也获得大量贸易顺差,数字赤字就不会成为热门话题。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23财年日本贸易逆差较上财年减少约70%,达5.89万亿日元,这是日本连续3个财年出现贸易逆差。报道还分析称,除了数字领域赤字,日本的商品和服务贸易赤字接近10万亿日元。这表明,日本在海外创造和销售的有价值产品不足以抵消数字转型的成本,在服务交易国际化中也落后于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