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华经贸摩擦案件
1、美国 ITC 对复合编织袋作出第三次双反日落复审产业损害终裁
2025 年 2 月 6 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复合编织袋(Laminated Woven Sacks)作出第三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裁定若取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根据终裁结果,本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继续有效。
2、印度终止对华紧固件反倾销调查
2025 年 2 月 7 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鉴于国内行业未提供必要的信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紧固件(Fasteners)存在倾销和损害,无法就倾销和损害国内产业的证据做出任何决定,因此决定终止对中国紧固件的反倾销调查。2023 年 9月 23 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紧固件启动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螺钉、螺栓、螺母、线圈钉、混凝土钉、小眼钉、弹簧和辊夹、工业钉销、钢带密封件、塑料条钉、电缆夹钉、散装钉、钢钉及 U 形钉、床上用品消耗品、钢钉、夹钉、角钉、U 形钉等。涉及印度海关编码 73170013、73170019、73181110、73181190、73181200、73181300、73181400、73181500、73181600、73181900、82074090 和 83059010 项下的产品。
3、印度尼西亚继续对涉华热轧钢板征收反倾销税
2025 年 2 月 10 日,印尼财政部发布第 PMK9 号公告,决定继续对原产于中国、新加坡和乌克兰的热轧钢板(Hot Rolled Plate)征收反倾销税,其中,中国税率为 10.47%、新加坡为 12.50%、乌克兰为 12.33%。涉案产品为宽度不低于 600 毫米、厚度超过 10 毫米以及宽度不低于 600 毫米、厚度介于 4.75 毫米~10 毫米,未经涂镀,除热轧外未经进一步加工的铁或非合金钢板材。涉案产品的印尼税号为7208.51.00.00 和 7208.52.00.00。措施自公告发布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后生效,有效期为五年。
4、美国 ITC 正式对光伏干线总线电缆部件及其组件启动 337 调查
2025 年 2 月 11 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光伏干线总线电缆部件及其组件(Certain Photovoltaic Trunk Bus Cable Assemblies and Components Thereof)启动 337 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38)。2025 年 1 月 10 日,美国 Shoals Technologies Group, LLC of Portland, Tennessee 向美国 ITC 提出 337 立案调查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该产品违反了美国 337条款(侵权美国注册专利号 12,015,375、12,015,376),请求美国ITC 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中国、美国共 2 家企业为列名被告。
5、美国 ITC 发布对选择性甲状腺激素受体-β激动剂、制造工艺或相关工艺以及含有该受体的产品的 337 部分终裁
2025 年 2 月 12 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选择性甲状腺激素受体-β激动剂、制造工艺或相关工艺以及含 有 该 受 体 的 产 品 ( Certain Selective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Beta Agonists,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or Relating To Same,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Same,调查编码:337-TA-1352)作出 337 部分终裁:对本案的最终初裁(final initial determination,FID)进行全部复审,利益相关方可在 2025 年 2 月28 日前向 ITC 提交关于公众利益、救济措施、征税相关的书面材料。中国、美国共 5 家企业为列名被告。
6、澳大利亚发布对中国钢筋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公告
2025 年 2 月 13 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 2025/004 号公告称,进口自中国的直径小于等于 50 毫米的钢筋(Steel Reinforcing Bar)的反倾销措施将于 2026 年 4 月 13 日到期。利益相关方应于 2025 年 4 月 14 日前提交日落复审调查申请,若在上述期限之前未收到申请,对中国涉案产品的反倾销措施将于到期后终止。
7、欧盟对中国生物柴油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5 年 2 月 11 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Biodiesel)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对涉案产品征收10.0% ~ 35.6% 的 反 倾 销 税 。 涉 案 产 品 的 欧 盟 CN ( 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 ex1516 2098(TARIC 编码为 1516 209821、1516 209822、1516 209823、1516 209829、1516 209831、1516 209832和 1516 209839)、ex1518 0091(TARIC 编码为 1518 009121、1518 009122、1518 009123、1518 009129、1518 009131、1518 009132和 1518 009139)、ex1518 0095(TARIC 编码 1518 009510、1518 009511和 1518 009519)、ex1518 0099(TARIC 编码 1518 009921、1518 009922、1518 009923、1518 009929、1518 009931、1518 009932 和 1518 009939)等,涉案产品不包括满足“含有合成碳氢化合物航空涡轮燃料标准规范 ASTM7566-22”要求的可持续航空燃料,涉及欧盟 CN 编码 ex2710 1942(TARIC 编码 89FT)、ex2710 1944(TARIC 编码 89FT)、ex2710 1946(TARIC 编码 89FT)、ex2710 1947(TARIC 编码 89FT)、ex2710 2011(TARIC 编码 89FT)和 ex2710 2016(TARIC 编码 89FT)项下的产品。措施自公告发布次日起生效。
8、印度尼西亚对进口矿质棉、岩石棉及类似矿质棉(包括其混合物)征收保障措施税
2025 年 2 月 10 日,印尼财政部发布第 PMK8 号公告,决定对进口散装、片状或卷状矿质棉、岩石棉及类似矿质棉(包括其混合物)(Slag Wool, Rock Wool, and Similar Mineral Wools (Including Intermixtures Thereof), In Bulk, Sheets or Rolls)征收为期三年的保障措施税,第一年为 20,284 印尼盾/千克、第二年为 18,256印尼盾/千克、第三年为 16,430 印尼盾/千克。涉案产品的印尼税号为 ex6806.10.00 和 ex6806.90.00。措施自公告发布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后生效。。
9、印度对中国草铵膦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5 年 2 月 10 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草铵膦及其盐类(Glufosinate and its salt)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建议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 2998 美元/吨的反倾销税,有效期为 5 年。本案涉及印度海关编码 38089190、38089390 和 38089990项下的产品。
10、墨西哥对中国无缝钢管作出反倾销日落合并期间复审终裁
2025 年 2 月 12 日,墨西哥经济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钢管作出反倾销第二次日落复审和反倾销期间复审终裁,决定继续对涉案产品征收 1,568.92 美元/公吨的反倾销税,措施自 2024 年 1月 8 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五年。涉案产品为公称外径大于等于 60.3毫米且小于等于114.3毫米的无缝钢管,涉及TIGIE税号7304.19.01、7304.19.04、7304.19.99、7304.31.01、7304.31.10、7304.31.99、7304.39.01、7304.39.10、7304.39.11、7304.39.91、7304.39.92和 7304.39.99 项下的产品,但不包括机械管或不锈钢管。
11、马达加斯加对进口食用植物油作出保障措施终裁
2025 年 2 月 12 日,WTO 保障措施委员会发布马达加斯加代表团向其提交的保障措施通报。马达加斯加对进口食用植物油作出保障措施肯定性终裁,建议对涉案产品征收为期四年的保障措施税,具体如下,2025 年为 18%、2026 年为 17.5%、2027 年为 17%、2028 年为 16.5%。涉案产品的马达加斯加税号为 15071000、15079000、15081091、15089000、15121100、15121110、15121900、15122900、15131100、15131191、15131199、15131900、15132100。措施实施以相关征税公告为准。利益相关方可向马达加斯加调查机关(ANMCC)提交案件磋商申请。
(以上信息来自国外官网、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等网站)
二、境外安全风险预警
1、乌干达埃博拉确诊病例增至 9 例
2025 年 2 月 10 日,乌干达卫生部宣布,该国确诊的埃博拉病例数已从 3 例增至 9 例。今年 1 月 30 日,乌干达卫生部确认该国首都坎帕拉暴发埃博拉疫情,这是乌干达第八次暴发埃博拉疫情。据路透社报道,乌干达卫生部 10 日晚在声明中表示,在 9 例确诊病例中,1例死亡,7 例在首都坎帕拉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1 例在乌干达和肯尼亚边境附近的东部城市姆巴莱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乌干达卫生部表示,住院接受治疗的 8 名患者目前病情稳定,265 名确诊病例的接触者则已被隔离。另据乌干达卫生部方面透露,此次埃博拉疫情是由苏丹型埃博拉病毒引发的。此前,乌干达卫生部、世卫组织和其他合作伙伴于当地时间2月3日启动了全球首个针对苏丹型埃博拉病毒的疫苗试验。乌干达曾多次报告埃博拉疫情。该国上次埃博拉疫情发生于 2022 年 9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
2、泰国北部 17 个府出现火情
2025 年 2 月 13 日,泰国森林火灾控制中心通报,泰国北部正遭受火灾威胁,目前共有 401 个着火点,分布于 17 个府。泰国森林火灾控制中心表示,北部省份的碧差汶府受灾最为严重,现共有 82 个着火点,火势几乎蔓延至全府。自 2 月 1 日以来,该府先后共出现587 个着火点。火灾对林地、社区甚至宗教场所构成了直接威胁。该府发生的考科国家公园山火已烧毁了约 1.6 公顷的森林,火势还在继续蔓延,对公园的生态系统构成重大威胁。目前消防员正在奋力扑灭山火。泰国森林火灾控制中心表示,天气炎热干燥,加上非法焚烧行为,导致碧差汶府火灾频发,尤其是在森林保护区内,凸显了当局在管理野火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面临的挑战。据介绍,碧差汶府当局加大了打击非法烧山行为的力度,并发起了一场名为“停止焚烧,停止幻想,为了你,为了我们”的活动,旨在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件。
3、德国慕尼黑车辆冲撞人群事件已致 28 人受伤
2025 年 2 月 13 日,一辆汽车在慕尼黑市中心冲入人群,造成多人受伤。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索德尔表示,这可能是一起袭击事件,具体情况仍需进一步调查。根据德媒报道,事发时,现场正在举行罢工活动,登记参与人数约为 2500 人。目击者称,肇事司机驾驶汽车从游行队伍末尾超越一辆警车后,加速直接冲向人群。警方向肇事车辆开枪射击,随后逮捕了肇事者。根据警方当日下午发布的信息,该事件造成 28 人受伤,其中部分伤势严重。肇事司机是一名 24 岁的阿富汗人。由于存在极端主义背景迹象,慕尼黑总检察院已接手调查。根据《明镜周刊》报道,嫌疑人于 2001 年出生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2016 年底来到德国。德新社称,他在抵达德国后的几周便提出了庇护申请,但该申请被拒绝。不过,由于“无法将其遣返回阿富汗”,驱逐被暂时停止。据巴伐利亚州内政部长赫尔曼表示,该男子此前曾因涉毒和盗窃行为已被警方留意。他认为,此次事件与即将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无关。德国总理朔尔茨就该事件表示,制造这一事件的阿富汗难民在接受法律惩处后将被遣返。他强调,这种事件既不能容忍,也不能接受。司法部门将利用一切手段严厉打击犯罪者。德国政府正计划为重罪犯提供更多的遣返航班。
4、泰国暂停发放私人持枪许可证以遏制涉枪犯罪
2025 年 2 月 13 日,泰国内政部发言人黛素丽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泰国将从 2 月 14 日开始暂停发放新的私人持枪许可证,为期一年。黛素丽表示,泰国总理佩通坦和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阿努廷于 12日签署了这项命令,泰国《皇家公报》13 日公布了该命令,并将于14 日生效。根据泰国内政部的数据,截至 2023 年 12 月,泰国共有620 万支注册枪支。据估计,还有 400 万支未注册的枪支在流通,这些未注册的枪支通常来自战乱国家或走私入境。泰国涉枪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引起全国关注,并引发有关枪支管制的争论。2023 年 10 月,曼谷暹罗百丽宫购物中心发生致命枪击案后,警方在为期三天的全国打击涉枪犯罪行动中缴获了 2000 多支非法枪支,逮捕了 1593 名嫌疑人。该枪击案发生后,泰国暂停发放公共场所私人持枪许可证,以及进口和交易枪支许可证,这是加强枪支管制的短期措施之一。此次,泰国又加大枪支管制力度,暂停发放新的私人持枪许可证。
(以上信息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点)
三、全球经贸动态
1、美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停摆,行业监管不确定性加大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位于首都华盛顿的总部于近日关闭,该局工作人员远程办公。据报道,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首席运营官亚当·马丁内斯当天在发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宣布上述消息。此外,特朗普政府新任命的该局代理局长拉塞尔·沃特 8 日向员工发出通知,要求他们“停止所有监管和检查活动”。沃特在宣布将取消对该机构的拨款后表示,“长期以来导致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不负责任的这个‘水龙头’现在被关闭了”。不过据报道,代表消费者金融保护局部分员工的美国全国财政雇员工会已提起诉讼,试图阻止沃特的行动。这一举动事实上取消了基于消费者层面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有行业专家认为,此举给对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和支付公司的监管带来了不确定性。“这确实削弱了国会为确保我们不会再次出现次贷危机而制定的所有保护措施的执行能力。”前 CFPB 研究、监测和监管副主任朱莉·玛格塔·摩根表示,“过去一周的行动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严重问题,而且也对行业该如何继续前进提出了问题。”CFPB 是奥巴马政府为应对 2008 年金融危机后金融业弊端而成立的联邦政府单位,于 2011 年 7 月 21 日开始营运,负责监督管理资产 100亿美元以上的美国金融机构。
2、德国去年 12 月工业新订单环比增长 6.9%
据人民网报道,德国联邦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国内和欧元区新订单大幅增长推动,经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德国 2024 年12 月工业新订单环比增长 6.9%。数据显示,去年 12 月德国国内新订单环比增长 14.6%,国外新订单环比增长 1.4%,其中来自欧元区的新订单环比增长 6.2%,来自欧元区以外的新订单环比下降 1.5%。德国联邦统计局在声明中指出,当月新订单增长主要受飞机、船舶、火车等运输设备制造业多笔大规模订单影响,该领域环比增幅达 55.5%。此外,汽车行业新订单环比下降 3.2%。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当天发表声明说,德国工业总体看尚未显现复苏迹象,近期多项经济信心指标也反映出企业营商情绪仍处于低位。
3、欧盟拟以“投资人工智能”倡议调动 2000 亿欧元
据新华网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在巴黎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宣布“投资人工智能”倡议,旨在调动 2000 亿欧元投资,以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公报,该倡议初期资金将来自现有的欧盟数字领域相关项目。这一倡议将专门设立 200亿欧元基金用于建设欧洲人工智能超级工厂,以训练高复杂度、大规模的人工智能模型,人工智能超级工厂将作为欧盟《竞争力指南》框架下战略技术投资的试点项目。冯德莱恩表示,经常有人说欧洲在人工智能竞赛中已经落后,“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这场人工智能竞赛远未结束”。欧盟希望人工智能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但我们的模式仍需加速发展”。欧盟委员会去年 12 月宣布建设首批 7 家人工智能工厂,并计划近期公布新增的 5 家工厂。欧盟委员会还计划在今年推出“应用人工智能”倡议,以推动人工智能在关键产业的广泛应用。
4、菲律宾央行将关键政策利率维持在 5.75%,市场预期落空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菲律宾中央银行近日在政策会议上宣布,将关键政策利率维持在 5.75%不变,同时保持隔夜存款和贷款利率分别在 5.25%和 6.25%。这一决定出乎市场预料。菲律宾央行指出,最新通胀预测与去年 12 月的预测基本一致。根据风险调整后的预测,2025年通胀预期从此前的 3.4%微调至 3.5%,而 2026 年的通胀预期则维持在 3.7%。央行认为,2025 年和 2026 年的通胀风险已趋于平衡。尽管如此,菲律宾央行警告称,通胀仍面临一定的上行压力,特别是在公用事业领域。不过,降低大米进口关税的政策可能成为抑制通胀的主要下行因素。菲律宾央行还指出,虽然菲国内经济增长前景依然稳健,但全球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及其对菲国内经济的影响已显著增加。当前形势下,央行在决定未来降息的时间和幅度之前,有必要进一步评估全球经济政策的潜在影响。
5、本田、日产和三菱汽车终止合并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日产和三菱汽车近日就解除合作备忘录一事达成共识。有消息称,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公司已敲定撤回与本田汽车公司进行经营统合的谅解备忘录的相关方针。双方原计划通过控股公司方式进行统合,但在统合比例等条件上未能达成一致。另据多家日媒报道,日产汽车公司社长内田诚 2 月 6日正式告知本田汽车公司社长三部敏宏,日产决定终止与本田的合并谈判。2024 年 12 月 23 日,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二者将以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双方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
6、美国能源信息局预测今年全球油价先维稳后走低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能源信息局近日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月度报告预测,由于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减产,全球油价在今年一季度将保持稳定,随后因产量逐步增加以及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相对疲软而走低。报告预计,全球原油产量 2025 年将每天增加 190 万桶,2026 年将每天增加 160万桶。此外,2025 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预计为每桶 74 美元,随着全球原油库存上升,2026 年将降至每桶 66 美元。报告认为,美国今年 1 月宣布的针对俄罗斯油气及海运出口业务等的新一轮制裁不会带来重大冲击。报告说相关预测是在特朗普政府本月发布的关税行政令之前作出的,未来将随美国贸易政策变化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