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津冀将建立文旅行业区域守信联合激励机制
近日,京津冀三地文旅部门共同印发2025年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工作协同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建立文旅行业区域守信联合激励机制,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一体化成果。
按照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优势互补原则,今年,三地文旅部门将推进监管互通、市场互联、发展互促,搭建三地文旅行业信用信息数据资源池,推进信用信息交互共享。同时,完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将三地监管信息纳入信用等级评价指标,实现三地信用等级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互认。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https://www.cnr.cn/hebei/gstjhebei/20250219/t20250219_527075437.shtml
2.京津冀五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成绩亮眼
目前,京津冀地区共拥有7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5个由三地联合共建,分别是京津冀集成电路集群、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集群。
京津冀是国内最主要的集成电路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集成电路产业链条完整。2024年1至11月,三地集成电路产量258.35亿块,同比增长19.8%,实现销售收入约2600亿元。
来源:河北新闻网
https://hebei.hebnews.cn/2025-02/18/content_9304080.htm
3.11年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
■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分别达到5.2%、5.1%、5.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进一步显现
■三地完善体制机制,以“创新链”打通“产业链”,激活“发展链”,完善“生态链”,增强“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深化协同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局面
■三地坚持目标同向、措施一体,区域发展跑出“加速度”,产业协同迈上“新台阶”。京津冀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已经成为“主旋律”,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强引擎”。三地着力解难点、疏堵点、去痛点,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4.跨境电商+产业带,提速“河北造”出海
2024年以来,我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以唐山陶瓷、霸州家具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集群搭上了跨境电商的快车,“跨境电商+产业带”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引擎。
安平丝网、清河羊绒、白沟箱包、平乡童车……河北拥有特色产业集群333个,特色产业齐全、优势产品众多,非常适合发展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与产业带“梦幻联动”,推动“河北造”加速出海。
毛绒玩具、塑料包装、羽绒产业是雄安新区外贸出口的主要产业。新区先后打造了朱各庄、白洋淀、晾马台3座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2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为企业提供从开店到收结汇的全流程服务,贸易额三年间增长了32倍。
来源:河北日报
https://hbrb.hebnews.cn/pc/paper/c/202502/10/content_260976.html
5.河北省内各市信用监测排名稳定在全国第一方阵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客观需要。日前,记者从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获悉,我省信用环境持续向好,省内各市信用监测排名稳定在全国第一方阵。
根据国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结果,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序列,石家庄市排名第8位;地级市序列,我省7个市进入全国前50名;县级市序列,我省17个市进入全国前50名,其中渤海新区黄骅市位列第1名。
来源:河北日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3897895281537853&wfr=spider&for=pc
6.河北数据知识产权证书登记量居九个试点地方第一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保护和运用初见成效。截至2月14日,我省已登记数据知识产权证书610张,涉及新能源汽车、环境监测、装备制造、机器人等领域6197.5亿条数据,我省数据知识产权证书登记量位居9个2024年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地方第一。
来源:长城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4258697091937369&wfr=spider&for=pc
7.河北省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正式对外开放
日前,我省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京唐港区25#泊位获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对外开放。泊位对外开放后,将进一步优化唐山港港口功能布局,提升集装箱运输综合服务能力,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25#泊位位于京唐港区第三港池南岸线中段,建设有一个7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岸线长330米。该泊位引入全球首台套新一代高效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研发国产化码头操作系统(GTOS)应用,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一批交通强国专项试点。
来源:纵览新闻客户端
http://qhd.hebnews.cn/2025-02/20/content_9305077.htm
8.石家庄力推主导产业集“群”向“新”
从化学原料药到高含金量的生物药、现代中药,从半导体为主到半导体芯片、空天信息等齐头并进……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锚定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持续增强创新赋能、加大制度供给、提升产业链韧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千亿元规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生物医药向“新”发力
近年来,石家庄成立国际生物医药园,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中承载地和发展高地,2024年以来总投资额超过64亿元。
目前,石家庄已形成以生物医药为引领、化学药为主体、现代中药为特色、高端医疗器械为补充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以及涵盖研发、生产、流通、配套服务的全产业链条。
电子信息求“质”升级
石家庄电子信息产业已辐射多个区县,实现从空天到地面、从材料到产品、从芯片到模块、从设计到应用的全链条布局。2024年,鹿泉区电子信息产业总营收突破1060亿元,企业数量从2023年的1060家增至1226家。
主导产业聚“链”成“群”
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2023年突破千亿元级后,2024年再上新台阶,营业收入分别突破1300亿元、1200亿元。此外,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保持快速增长。
来源:新华社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3945205550875628&wfr=spider&for=pc
9. 廊坊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凭什么?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新增廊坊商贸服务型、常州生产服务型等26个国家物流枢纽。在此次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中,廊坊作为新增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是全省唯一新增的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近年来,廊坊市把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作为全市“一号工程”,全力打造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锚定集聚、提升、国际化的目标,降低物流成本、赋能实体经济发展,2024年,全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实现增加值948.8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24.3%;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3.3%,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
廊坊地处北京、天津和雄安新区“黄金三角”核心腹地,一小时交通圈拥有三大国际机场和一个特大港口,是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京津冀地区总人口1.1亿人、GDP总量超10万亿元,在廊坊布局国家物流枢纽,可以链接整个京津冀乃至中国北方市场,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4291109734779476&wfr=spider&for=pc
10.保定高新区:招商引资 向“新”发展
近日,总投资5亿元的华润三九集团澳诺(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华北生产基地签约落地保定高新区。来保定自高新区投资促进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该区累计洽谈项目982个,118个项目签约落地,计划总投资121.3亿元。
来源:人民网
http://he.people.com.cn/n2/2025/0216/c192235-41137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