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逐梦新十年 绘写新画卷——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十一年之际
2024年,首批疏解项目加快建设,雄安新区拔节生长;河北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京蔚高速全线通车,彻底打开北京通向河北的“西大门”……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第二个十年,蝶变的精彩在燕赵大地不断延展,静水深流的区域深层次变革正在加速推进。
来源:河北日报
https://hbrb.hebnews.cn/pc/paper/c/202502/26/content_263221.html
2.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亮点纷呈 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 11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呈现新气象
京津冀三地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六链五群”培育见行见效,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亮点纷呈,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三地优势互补、相互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呈现新气象。2月2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介绍了京津冀三省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
●产业结构优化,居民收入增加,区域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
●同心同向,携手攻坚,打造生机勃勃协同创新局面
●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产业协同迈上新台阶
●解难点、疏堵点、去痛点,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
●齐心协力,携手治污,美丽宜居京津冀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文化共融,品牌共塑,不断推动文旅协同发展
来源:河北日报
https://hbrb.hebnews.cn/pc/paper/c/202502/25/content_263115.html
3.京津冀协同发展,今年敲定这些重点
从2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三省市将以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为统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落地为抓手,强化“一核”辐射引领、“两翼”发力齐飞和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来源:河北青年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5174471049377483&wfr=spider&for=pc
4.打通“大动脉” 畅通“微循环”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
2024年,河北省交通运输系统着力解难点、疏堵点、去痛点,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河北省5个衔接京津干线公路项目建成通车,新增接口4个、拓宽1个,连通京津干线公路达到54条、80个接口。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he.people.com.cn/n2/2025/0224/c192235-41144428.html
5.2024年河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
2024年,河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32.6亿元,规模首次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2024年河北软件业务收入达709.6亿元,同比增长37.4%,连续12个月增速居全国第一。
截至2024年年底,河北超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达123个,新增17个,“专精特新”软件企业达86个,新增22个,上市企业达33个。廊坊市、石家庄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分别超368.7亿元、317.4亿元,产业聚集效应凸显。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4929221004648850&wfr=spider&for=pc
6.河北新能源重卡“领跑”全国
物流转运是重工业生产经营的“生命线”,河北省作为钢铁、焦化、建材等重工业聚集地,运输需求庞大。据统计,仅唐山市每年短途运输需求就超亿吨。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量,如何破解重型卡车污染难题?记者深入港口、物流公司一探究竟。
走进河北唐山京唐港区进出港口的大门,一座占地上千平方米的重型卡车充电站映入眼帘。2月27日上午10点,重卡司机张金伦正在站内充电,他熟练地取下充电枪,把充电插头插在卡车电池插座上,开始给卡车补能,像这样的新能源重型卡车,唐山市共拥有近15000辆,每年能减少污染物排放8000余吨。。
来源:长城网
http://heb.hebccw.cn/system/2025/02/28/102036094.shtml
7.在这里,京津创新资源与产业无缝对接
实施亿元以上与京津合作项目326项,总投资2708.19亿元,完成投资421.59亿元;对接引进京津地区科技成果(项目)78项;3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接京津优质医疗机构开展线上线下合作159项……2024年,唐山市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上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8.沧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设立
近日,沧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国家外汇局批准设立。河北再添对外开放新平台,省内保税物流中心(B型)增至5家。
保税物流中心(B型)具有境外货物入中心保税、境内货物入中心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中心内企业可开展保税仓储、保税物流、简单加工、保税展示交易、跨境电商网购保税、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等业务,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之一。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https://www.hebtv.com/0/0rmhlm/sydw/zw/hbfc/11789681.shtml
9.邢台加快建设冀中南算力枢纽节点城市
2月19日,邢台市举行太行智算中心点亮仪式,点亮了2000P算力,计划4月底前再上线3000P算力,项目一期合计形成5000P算力集群。这标志着该市在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加快建设冀中南算力枢纽节点城市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去年以来,邢台市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打造服务京津、面向全国的算力产业链。该市深入实施数字化改造,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成功争创“千兆城市”,获评“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
着眼于深度融入国家算力枢纽体系,去年9月,邢台市推动邢台高新区与人工智能高性能算力服务领域领军企业四川并济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共建投资50亿元的太行智算中心项目。经过5个多月的安装调试,该项目一期机房达到上架条件。
来源:纵览新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4618578523300925&wfr=spider&for=pc
10.邢台威县:精准招引强链条 联动创新促升级
全年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7.3%;集群内规上企业42家,占威县全部规上企业的43.7%;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7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B级(市级)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18家……去年,威县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攀高向新。
2月9日,威县2025年一季度69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总投资139.32亿元,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相关项目26个,占比38%,总投资28.8亿元。
来源:河北新闻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4291109734779476&wfr=spider&for=pc